在金融市场中,非法金融广告犹如隐藏在暗处的陷阱,稍不留意,就可能让投资者陷入财产损失的困境。
一天吴先生来到银行柜台,要求将非柜面单日出金限额提升至50万,并申请开通动态令牌用于大额转账。服务经理考虑到当前严峻的电信诈骗形势,为保障吴先生的账户资金安全,便询问他是否能提供相关辅助证明材料,以便核实情况后帮助其提高限额。
面对这个合理的要求,吴先生却神情紧张,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,随后甚至情绪暴躁,质问服务人员为何限制他的银行卡使用。服务人员凭借职业敏感,察觉到事情不对劲,便先安抚吴先生的情绪。待他平静下来后,详细询问了银行卡用途以及大额资金的后续流向。
吴先生表示,自己打算在某平台购买理财产品,并展示了app宣传页面,上面赫然写着“xx理财,50万起购,资金100%安全,15%高收益”。服务人员一看,立刻警觉起来,告知吴先生这是典型的非法金融广告,极具虚假性与误导性。此类投资app大概率是不法分子伪造或仿冒的,他们用“保本高息”做诱饵吸引投资者注资,一旦资金到账,便迅速转移,届时平台很可能无法登录,投资者将血本无归。在服务人员耐心劝说下,吴先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诈骗圈套,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细心提醒表示衷心感谢。
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明确规定,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,严禁承诺“保本保收益”。银行理财、基金、信托、期货等产品并非存款,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。“保本高息”“专家保证”等说辞,都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常见手段。
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非法金融广告,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与自身风险偏好不符的产品和服务,甚至用极具诱惑性的广告内容,诱骗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。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仔细甄别金融广告的真实性与合法性,避免遭受财产损失。在面对各类投资理财诱惑时,务必保持冷静,多咨询专业人士,审慎做出决策。
民生银行广州分行
责任编辑: admin
经济快讯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
热图要闻
热门排行
